本文共 100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2020年底,我怀着对金融市场的无限好奇,第一次走进了炒股的世界。这场冒险不仅是对资本市场的探索,更是一场持续不断的自我救赎之旅。
2019年底,我抱着"赚点小钱"的心态,投入了1万元的本金。春节前夕,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整个市场一片惊慌,原本计划的"赚一笔"在千股跌停的当天灰飞烟灭。手中的中信股票被强行低开,我的本金面临直接流失。果断卖出后,我以为自己已经摆脱了困境,但接下来的螺旋式跌落让我清醒地认识到:炒股不是游戏,亏损不是闹着玩的。
创业板市场的开放门槛同样考验着我的耐心。20个交易日的10万元资金要求,让我不得不反复砍庄。但这段经历也让我有了宝贵的经验:及时止损,才能在市场中存活下来。可转债的风 陪也让我学会了"赚多赚少"的道理,这个市场中的"无风险"套利,让我在短短半年内收获了1.4万元的利润。
从最初的"臭鱼烂虾"小市值股,到后来的赛道龙头股,这一转变离不开我认识的两位重要人物:一个是招财大牛猫的公众号,另一个是对市场趋势的深刻理解。发现好品种的关键,往往来自于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和对行业的深入研究。
顺丰控股的上涨过程,是我最难忘的交易经历。当时的交易逻辑完全依赖于K线图的形态,顺利出货后,公司高层的红包政策直接将股票推高至涨停。虽然后续价格出现了回调,但经过漫长的等待,股价最终迎来了翻身的机会。金龙鱼的表现同样让我深刻体会到:好的股票总会在趋势不破的时候回归。
经过一波又一波的跌停挽狂和飞刀接招,我逐渐明白:炒股是一场持有力的战场。最大的亏损往往发生在最容易得逞的时候,而最大的盈利则往往源于对趋势的坚持。最近两周的市场大涨,让我在亏损的基础上收获了1万元的利润,这正是多次跌跌撞撞后的回馈。
选股不是一场独角戏,而是需要借助大机构的智慧。从选择优秀基金ETF的持仓,到关注外资重仓的股票,从大牛股到赛道龙头股,我的选股逻辑逐步成型。这种理性化的选股方式,让我在市场中得以存活和发展。
回顾这段经历,我明白了两点:一是炒股中的亏损不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;二是对好公司的把握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沉淀。未来,我将继续保持理性,坚持自己的交易体系,在市场的深处继续探索未知的可能。
转载地址:http://vkucz.baihongyu.com/